卢永生散文:酒中的岁月
2019-09-25 10:35:08
  • 0
  • 0
  • 0

卢永生散文:酒中的岁月

湖北房县融媒体中心《广播电视台》《湖北房县城关镇武当路61号》卢永生



酒之魂,酒之韵,在历史的演绎中悬停,在文化的洗礼中纯清,在觥筹的交错中高雅,在艺术的升华中无形。我们这地方小,向来都把这筵宴庆典之事说得很俗,叫做“整酒”。结婚叫做“整喜酒”,祝寿叫做“整寿酒”,生孩子叫做“整祝米酒”;进学叫做“整学酒”,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起喝酒:不好长夜之欢,而好与明月相随而不忍别。喝酒的境界,大抵便该如此才最是怡然!

从小我就驻在湖北省房县城关西关,记忆中的西关热闹与繁华,酒香的岁月让我回味,百转千回,小时的梦无时无刻不在敲打着我的心扉,也变成了我魂牵梦绕向往的梦中天堂。

  以往的房县城有四城楼,西北东三楼有墉城,有城门名。北门为“承恩门”;西门为“绥福门”;东门为“景春门”。而南门无墉无名。这个县城有个习俗,有东关西关北关,唯独没有“南关”。中间可能有字讳。其它三关,出了城门还有不短的墉城给衬着。出了南门,没有墉城。只有桥下十数丈的护城河。

《红楼梦》中宝玉说只爱喝冷酒,宝钗笑道:“宝兄弟,亏你每日家杂学旁收的,难道就不知道酒性最热,要热吃下去,发散的就快,要冷吃下去,便凝结在内,拿五脏去暖他,岂不受害?从此还不改了呢。快别吃那冷的了。”宝玉听这话有理,便放下冷的,令人烫来方饮。这里说的“烫”其实就是“温”,在冬天,房县城关西关人萝卜炖猪蹄儿,加白菜心儿,香蕈,平菇,再加上几碗热烫烫的上好黄酒,这永远是西关人最美丽的记忆。这是一条真正能够体现出鄂西北风格的老街。逶迤于西河边的是泛着青光的条石路。路面圆润而光滑,陈年的脚马车辙记载着昔日的兴隆和繁华。从小,我这个西关人就会酿酒。酒用纯糯米浸泡蒸后拌适量酒曲适时发酵,俗称“米糟”,口感特别好,老少妇孺都爱喝;西关,你会看见在绿瓦檐下挂着一串串汤圆般大小的白白圆圆的东西。那是曲子,也叫酒母儿,是做黄酒用的,起发酵作用。不用你问,看见你疑问的样子,热情的大婶就会告诉你,还要硬拉你到家里坐坐,尝尝她们做的黄酒,如果你不敢喝酒,怕酒劲大,喝后昏昏然不好受,依然只喝米糟。

  老街是在生意中兴起的,老街是在历史的沧桑中沉寂的。今天的市井虽然支撑不起昔日的繁华但却彰显着当年富贵的景象。洗去了铅华浮尘,留下的就是最本真的民生了。几百年来为之谋生的民居依然故我,只是破败了许多,惨旧了许多。由于年代的久远,在屋顶瓦缝间,常可看到一簇簇参差不一的杂草或低矮的灌木。拥挤的楼房依然彼此搭连,高低错落;沿街的门面也依然毗毗相邻挤挨在一起。

  在三官台,依旧说唱着世事浮沉的变迁,也演绎着才子佳人的传说,千年前的故事在这枝繁叶茂,长成了高大的树,流成了清澈的西河,当然,他们也唱《北国之春》和《好日子》。

  怀揣着这一份憧憬,寻梦西关的那一刻自然变得无比兴奋与激动。当我置身于西关,西关又分大西关,小西关和中西关,过了西河公园大桥,向西走,你就会看见在三官台有错落有致的民宅,层叠翘飞的檐角,青檐灰瓦的西关人家,亦真亦幻中恍然如梦,似曾相识的感觉油然心头。上世纪30年代,我的驻地房县西关几乎家家门前摆大瓦缸,上搭一洁净白纱布,压一木板,扣一窑碗,行人渴了饿了,掏几个铜板,舀上一海碗黄酒,立而饮之,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黄酒街"。几两下去,脸颊开始发热,头脑似乎陷入了一个无比漆黑的黑夜。这时,耳旁只有主人的喧闹,却,没有人关心你是否被麻醉。刚腾空的酒杯又被热情的主人满上,耳旁再次响起一句句俗套的话语。

  房县黄酒分类方法很多,按用曲子不同分为:大曲酒、小曲酒。大曲酒容易规模化生产,但是喝了容易头疼。小曲酒产量少,但是酒的品质高。

  房县有酿造黄酒的传统习惯,一年四季常备不缺,婚丧嫁娶必不可少。房县人常说:"没有黄酒不成席,白酒再好不稀奇"。房县人喝酒必用大碗,真正体味"喝大碗酒、吃大块肉"的快乐。“千年一壶黄酒香郁,万米一汪白水潋滟”。每年正月里,房县人总要互访作客。客人来了有酒菜,一年中这样的日子算是最幸福。这时候烧一小锅黄酒,然后一人一碗的热气腾腾的端上来,再端上几个凉菜和油炒花生米,大家喝了既解渴又上味,满院子飘着醇纯的黄酒香。然后就会一起拉家常。

  家乡人用一些坛坛罐罐,加上敏锐的直觉,打造了一个食物的新境界。黄酒对我来说,家乡,就是让我魂牵梦系的黄酒的味道。1962年出生的我,知道,那时,泡菜过冬,漫长的冬日里,有了的陪伴,再寡淡的日子,仿佛也会变得温暖、富足而且有滋有味。

以酒的名义,结婚酒、入宅酒、生日酒、出师酒、入学酒、参军酒,满月酒, 开业酒、丧葬酒、战友聚会酒、有病有痛的无名酒,牲畜下崽的庆贺酒。只要高兴的事,即便是伤心事,都可以以酒的名义,借题发挥,聚拢一块,既联络感情,又忘乎所以,极有仪式感,一切都在酒中。

  这些味道,已经在我39年记者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住的房子就在一个小酒店楼上。路过的人,都会买黄酒,就着一小碟花生米喝,以解困乏。他们优哉游哉地品酒,闲聊,时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好不逍遥自在。 春天的泥土香生成夏天的稻花香 孕育成秋天稻米香 炊成冬春的糯米香 再酝酿为黄酒香 乡村的四季就在这香气转化中静静流逝 从新酒的清香他们仿佛在美酒中忘掉了一切烦忧。其实历史上黄酒统治中国版图的时间远长于白酒。商周时期,酒曲式发酵法已经被发明,黄酒大量酿制。而通过蒸馏获得的白酒大约起自元代。直到清朝中叶,中国人饮酒的主流都还是黄酒,白酒的普及程度完全无法和黄酒相提并论。房县黄酒,始于西周,汉朝普及,盛于唐朝,延续至今。真正的房县黄酒是用房县的小曲、房县的糯米、房县的溪水和地下水,在房县的土地上,才能酿制出独特的珍贵佳品。房县黄酒性温和、酒味甘醇、绵长,有一种特殊的馨香,鲜甜可口,喝不赘头,有通经养颜,养脾扶肝,舒筋活血、提神、御寒、增进食欲、健体强身、延年益寿之功效。

  1978年我上了县一中。我常常房县城关西关黄酒街吸引,站在酒店门口看他们喝酒。闻着那扑鼻的酒香,看着他们兴高采烈的样子,我心里想,这酒肯定很好喝吧?馋得我直流口水。房陵黄酒,盛于唐朝。唐嗣圣元年(公元684年)则天武后僭位,废中宗李显为庐陵王,贬房州(今房县)。两年后,房州大旱,河水断流,百姓无水饮用,求天告神,均不应验,众多百姓只好弃家逃荒。庐陵王整天为水发愁,四处派人寻找水源。一天,来到南北两河汇流之地,发现一丛水灯草青叶滴翠。庐陵王上前将灯草拔起,只见一股清泉外溢,于是调集民夫挖井。劳累时,喝一口清水,便可消除疲劳。喝过这井水的人,便觉神清气爽,千百万人都来饮用井水。一天到晚挑水,井水不见少,暴雨倾盆,河水暴涨时井水也并不见涨,一时被当地人称为神井圣水。庐陵王用琉璃嵌成“八角琉璃井”。御用匠人用祖传秘方,以苞谷、大米、高粱、荞麦做为原料,取井水酿酒,香溢四季。庐陵王不敢独自饮用,装好四大坛,亲手封好,派人押运长安进贡,并书呈武则天,叙述神水之功效,请诏封酒名。

  武则天听到儿子勤于政事、布德四方,很感欣慰,又见到儿子送来的美酒,当殿启封,亲尝一口,顿觉神清目朗、满口异香,连称好酒。上大夫徐彦伯口占一绝:“房州神泉水,皇家桌上珍,托得天子福,喜得百宫醉”。取名叫‘房陵御酒’”皇上一封,此酒就出名了。四川、陕西、湖广,皆慕名来房州,亲尝此酒,一饮为快。庐陵王也饮用此酒成瘾,渐生出“日饮黄酒三小杯,不辞长作房陵人”的情怀。

  康熙三十八年,八角琉璃井被知县董芳铸真武神像于井上,建 “铁佛寺”。每逢阴天,真武神像下可听到潮水声音。现在,“铁佛寺”虽不存在,但井水依旧旺盛,房县人取此井水作汁,以房县糯米为主料,用祖传秘方制作的小曲,经传统工艺加工,制作黄酒。

  清乾隆53年编撰的《房县志》载,“房县人皆爱喝黄酒,一人喝十几碗不算稀奇。大多喝酒后皆不食饭,有至晚喝到天明者。”上世纪30年代,房县西关几乎家家门前摆大瓦缸,上搭一洁净白纱布,压一木板,扣一窑碗,行人渴了饿了,掏几个铜板,舀上一海碗黄酒,立而饮之,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黄酒街”房县黄酒作为一个在当地家喻户晓的饮品,据史料记载,其比现在较为知名的绍兴黄酒诞生更早200年。可以说,房县黄酒,天下独此一份。

  在房县作过客的人,无一不夸房县黄酒,房县黄酒是房县特产之一。房县黄酒以颜色可分为二种,即青、黄、乳白。青色酒,又名地封酒,一般是新糯米上市后,选用上乘糯米。如“三颗寸”、“黄金条”、“三百棒”、“柳条糯”(均属地产名优糯米)。在农历九月九日做上,等下氵伏 后(即发酵),舀起来装入事先准备好的陶瓷罐(房县地方土烧制的窑货)中。装满一罐,即用笋口叶封口,然后用黄泥把罐口全部封严,埋入地下三尺深浅。经过一年后的第二个九月九,掘起土罐,罐中洑汁已经化为半罐青色洑水,整个罐中看不到一粒米皮。此即叫地封酒。此酒色青如青玉,在碗中犹有如琥珀挂碗。饮一口如喝凉水,若不是斗酒豪饮者,切记不可喝此酒。此酒饮入口中,回味如同雪中红梅之雅香。饮后经风一吹便可醉倒。此酒名为地封洒,又名透瓶香,也叫出门倒。想当年武松醉过景阳岗时,八成都饮此酒。若不然,那十八碗烧酒和一般酒是不可能将武松喝醉的,唯有地封黄酒。

  喜欢这酒,是在父辈们那碗清澈、黄澄的酒香中,从小熏陶出来的。常在吃晚饭的时候,揭开酒缸的顶,里面放了一个竹子做的沙漏,这沙漏把酒从酒糟中滤出,  “三十而立”前,那时的我“有为”,就是“一声吼”,就是黄酒。爱侠义,渴望“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五十知天命”后,人是生活在时间中的,空间框定了,纯天然的竹子,用竹筒做了酒舀,上面顺延一根细细的竹柄。用酒舀子,从沙漏里舀出酒,再装到酒碗中。我端起酒碗,总会眯着眼睛,小小地喝上一口,然后,很享受地从咽喉中发出一声“啊”的声音,接着,用手擦了擦嘴角的酒痕。

  这黄酒,可以喝一年。一瓶瓶,一坛坛,一缸缸。这酒糟,还可以用来做菜。最喜欢上学的时候,母亲给我煮的,酒糟炒肉,很鲜,很香,却没有酒的味道。还有酒糟烧毛芋,酒糟炒青菜等等,都是上等的好菜。黄酒是用谷物酿成的,酿造黄酒的主要原料有糯米、黄米、小米、黑米和玉米。想要酿造出好的黄酒,工艺是很考究的。好黄酒色如琥珀,光泽清亮、香气醇正、幽雅柔和。黄酒的“六味”最为人称道,甜、酸、苦、涩、辛、鲜六味,甜味给人带来滋润浓稠的口感。适当的酸味让黄酒酒味醇厚。恰到好处的苦味可使酒的滋味更加清爽。涩味也同样,能使黄酒爽口。黄酒的辛辣的并不冲口,反而很温和。鲜味为黄酒所特有。这六味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独具风格。

  以前我家有一位外地记者同事,那年他到我家,我就用黄酒招待他,一喝觉得无味,眉头直皱。但三杯下肚后他就说头有点晕,第四杯下肚后来竟然倒在床上说是天旋地转了。后来竟然一觉睡到大天亮。第二天,他难为情地说:“没想到这貌不惊人的黄酒醉倒。从此他来我家就再也不敢多喝黄酒了,黄酒就是这样看似温柔的软刀,其诱人的功夫远在白酒一类的利器之上。如火的七月,阳气正盛,这一时节,房县许多家庭就开始忙碌着制作黄酒曲。主要要把握好三个关键。一是曲子关,黄酒所用的曲子是用蓼子花 (一种专用植物),掺兑米粉(将泡胀的饭米碾成粉)、甘草粉及曲母粉一起拌匀,捏成比核桃略小的圆球,放在簸箩里盖上椿树枝,温度控制在25℃--30℃之间,发酵24小时(发酵时要长菌丝,从菌丝的颜色便可分辨酒曲好坏),待散出酒的芳香,凉干用线穿成串,挂在避光、通风、干燥的地方,随用随取。一般一颗曲子可做3斤糯米的黄酒。二是蒸米关,做酒必先将糯米放水中浸泡3—4小时,然后淘尽、控水、蒸熟、凉冷至27℃为“晾縻”,也有浇冷水降温的为“淋糜”,搓碎米疙瘩,然后将碾碎的曲子粉撒入拌匀,并适当拌些凉水,盛入瓦盆或瓦缸,中间留出一个碗口粗见底的窝,用于透气下湫水。三是温度关,将配制好的原料放入备好的酒窝(用稻草编制,用于保温),将温度控制在27℃—30℃,一般在24小时就可发酵,待酒窝中沁满了湫水,用勺子舀湫水均匀地淋向酒糟的表面(土语叫打头),然后适当降温到24—25℃,放至1—2天后转入罐子中密封存放一些日子取出用温水或凉水投酒,一般投酒比例为1:3,即一碗酒糟兑3碗水,待酒糟漂浮在上面后插酒抽子(竹篾编织的竹篓),通过24小时沥出糟子,即是香醇可口的黄酒。冬天烫了喝发热御寒,夏天喝冷黄酒消暑止渴。做酒,首先是要把糯米泡好,一般从吃过早饭到午饭后的三四点钟正好。然后把泡好的糯米取出来放在笤箕中沥干,等到不再滴水了,就可以上笼蒸了。锅里添上水,以淹住蒸笼的下边三寸为最适。加热,至沸,把锅盖盖上,逼气。等到笼内雾气满满的,浓浓的了,就可上糯米了。上糯米这可是有讲究的,不能一盆子整个儿地倒进去,要一勺一勺地抖散,均匀地一层层铺开。这样,蒸出的“媒”(熟的糯米)才会受热均匀,不会夹有生团。这一步叫“蹿气”,要做出好酒,这一环节是很重要的。上了糯米,把蒸笼的上沿围上毛巾,不让其透气,加温加压。等到热气遏不住,拼着命把锅盖朝上顶着往外钻时,差不多已经好了。打开盖儿,用筷子搅划一下,如果不散,粘,呈柔和的亮色,说明是已完全的熟了,就可以出笼了。这熟的“媒”拌上糖,很好吃。它和肥肉一样,吃多了也会腻人。取出一些这样的“媒”,加糖,使劲儿揉,搓,捏,碾成饼状贴到锅里炕,这就是“糍粑”了。有斤实,有韧性,斤拽拽的,好吃。把这些“媒”晾到温热,和碾碎的曲子一起拌均匀,装进坛子里,注入适当的水,这水要冬温夏凉。如果在冬天,最好在坛子外面围上稻草、米糠或破棉絮什么的用以保温。一切就绪,就只等它酿成后吃甜糟子了。

  酿酒的引子,在房县叫酒曲子、小曲子等等。稻米粉(糯米粉)、蓼草花是主要的制作原料。酒曲的起源已不可考,关于酒曲的最早文字可能就是周朝著作>;中的"若作酒醴,尔惟曲蘖"。从科学原理加以分析,酒曲实际上是从发霉的谷物演变来的。酒曲的生产技术在北魏时代的>;中第一次得到全面总结,在宋代已达到极高的水平。主要表现在:酒曲品种齐全,工艺技术完善, 酒曲尤其是南方的小曲糖化发酵力都很高。现代酒曲仍广泛用于黄酒,白酒等的酿造。在生产技术上,由于对微生物及酿酒理论知识的掌握,酒曲的发展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原始的酒曲是发霉或发芽的谷物,人们加以改良,就制成了适于酿酒的酒曲。由于所采用的原料及制作方法不同,生产地区的自然条件有异,酒曲的品种丰富多彩。大致在宋代,中国酒曲的种类和制造技术基本上定型。后世在此基础上还有一些改进。房县人祖传酒曲的原料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稻米粉(糯米粉或者大米粉),把稻米加水浸泡3——6小时,沥水、粉成面备用。另一种是辣蓼花,就是水辣蓼,也叫辣蓼草,它是做酒曲的关键原料,一定要用的,只有用了它,做出来的酒曲药力才会强,酿出的酒更醇香,喝了也不上头,就是说头不会晕沉。除了这两样,其他还有陈酒曲、白药草(马鞭草)、晾竿花(荭草,也称酒药草、须头花)、毛草根、大茴香叶等。

  房县人常说:“没有黄酒不成席,白酒再好不稀奇”。每次酒喝醉了,头晕,胃里难受,恶心,直至呕吐,说胡话,一睡不醒,误了做事,醒后,身体无力,就总后悔不该喝酒,就说下次再不喝酒了。但却往往是过不了多少时日,就又被酒香吸引了去了。

为做大做强黄酒产业,房县正大力挖掘特色资源,打造龙头企业,建设高标准糯稻生产基地,并先后引进投资上亿元的企业,采用传统酿酒工艺,结合现代科技,使房县黄酒走上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之路。同时,房县黄酒酒曲的生产也有了自己的标准。如今,房县黄酒已走出大山,成为市场新宠,神农黄酒也走进中南海,成为接待专用酒之一。省政府公布的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单,《房县黄酒制作工艺》又名列其

  2018年8月2号,在湖北土城镇黄酒民俗村酿酒专业户家,湖北迪洁膜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和县黄酒和发酵产业局工作人员,通过两天的奋战,终于完成了第二台碳化硅陶瓷膜过滤设备安装、调试和家酿黄酒科技公关。这标志着房县黄酒小作坊生产,生产工艺标准化建设取得阶段性胜利。2018年3月,房县通过和湖北工业大学合作,成功的引进了第一台纳米技术碳化硅陶瓷膜过滤设备,针对房县黄酒罐装存储胀壶、保质期短、色泽度浑浊等问题,进行了实验,如今,首批经过纳米技术碳化硅陶瓷膜设备处理后的黄酒样酒,完成了破坏性实验后,通过送检和品鉴,各项数据均合格,有效的解决了之前的问题,也证明了设备的稳定性。目前“房县黄酒“的大型户外平面广告已通过本来味道的媒体渠道在制作当中,不久这份承载着房县黄酒历史、文化,也承载着房县人民脱贫致富希望的画面将会呈现在北京南站每天40万旅客的面前。2018年7月20日,中央电视台7频道《态度》栏目摄制组一行6人来到房县,到土城镇黄酒民俗村、山海村糯稻基地、房县蓼草基地,庐陵王酒业有限公司,专题摄制房县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房县黄酒。在土城镇黄酒民俗村,摄制组一行人来到农民家中,实景拍摄,从蒸酶、拌酶、等工艺入手,多角度,全方位,完整的展示了房县黄酒的魅力。农家的招牌“三碗不过岗”远近闻名,在十堰地区家喻户晓,一年销售家酿黄酒50万斤左右。摄制组还采访了房县黄酒非遗传承人详细介绍了房县黄酒古法制作技艺和传承情况。同时”房县黄酒“走上高铁,搭乘高铁走向全国千家万户的壮举也在筹谋规划当中。2018年8月3日,央视《回家吃饭》栏目来到房县,12人的摄制团队用一天半的时间,在房县拍摄卷卷、小花菇、黄酒,在央视财经频道呈现给全国观众。”房县黄酒“就真正可以做到酒香不怕巷子深了。

房县人做的黄酒象好日子一样往外流着,房县人,喝着谈着、谈着喝着。他们谈着过去,谈着现在,也谈着将来。谈天说地,谈着谈着就谈到这黄酒上……谈这黄酒里的春天,这夏天里的黄酒,这如酒一般的秋天呵 !时光如美酒,所有的过去,都已经凝结成为每一个人生命的一部分,都被我们自己酿造成了酒浆。握着酒杯,恰好有月光倾泻下来,醉在光阴里不知归途。(卢永生,1980年7月房县一中文科毕业,处女诗《我们这人》发表于1987年第3期《东风.>>杂志,从小爱写作,路走得坎坷,但梦还在,2001年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糸毕业,1985年7月进修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糸,1997年9月入北京广播学院深造。代表作《抗婚的少女,你在哪里?》在全国引起轰动,并获五本中央级证书,报告文学《为了洁净》,小说《桥头》,诗《打工者的周末》一批作品共80万字发表,发表于中国青年报,金时代杂志, 《九头鸟》杂志2009年第5期,发表了我的作品《秋雨》,代表作《抗婚的少女,你在哪里?>在湖北日报农村版讨论长达三个月,几十年历任中央,省,市优秀通讯员,2001年新闻中级职称。从1980年11月历任电台记者,编辑,并主持午间半小时改革之路栏目,2010年10月,湖北省广播电视总局,湖北省广播电视总台颁发30年以上电视工作者荣誉证书,1985年9月任县作协会员,1990年至1991年任局团委书记,1995年任电台编辑部主任,1996年任县新闻中心副主任,2005至2007房县广电报编辑,2007年至2013年3月主编电视<</span>点击>节目,2013年3月主编电台<</span>新闻>节目,2014年6月,任电视台旅游频道副总,《诗祖故里游》编导,湖北房县融媒体中心《广播电视台》《湖北房县城关镇武当路61号》卢永生邮码:442100 QQ961149193)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